中新社嘉兴11月17日电 题:绿植成年轻人“新潮玩” 生活美学改写产业生态
作者 黄彦君
漫步于浙江杭州植物园赏秋,一处植物文创店吸引着游客王曼宁的目光。该店外摆放着卡通海报,推门而入,绿植盆栽、冰箱贴、创意玩偶琳琅满目。“没想到绿植也能做成文创,我想买一棵海芋,为家里增添生机。”王曼宁说。
办公室迷你盆栽、卧室助眠鲜花……当下,生命力旺盛、有疗愈属性的绿植及周边产品成为年轻人的“新潮玩”,并催生新的产业趋势。
中国花卉协会发布的《2025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》显示,在悦己型消费和即时零售驱动下,2024年中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近22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热带植物和个性特色绿植消费占比持续攀升。
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农创园,“95后”农创客廖万甜曾以2.6万元的价格卖出一片“花生马戏团”花烛叶片。
“很多人觉得种花养草是中老年人的爱好,事实上,养植物已经成为年轻人的‘生活美学’。”廖万甜捧起一盆“红水晶”花烛,其丝绒质感的叶片上爬满美丽纹样。
2020年,看好绿植发展前景的廖万甜辞去白领工作,投身园艺行业。除了从美国、印尼、泰国等地引入植物母本,她还与科研单位合作探索自主育种。“掌握核心技术,才能根据需求不断更新迭代。”目前,其绿植基地拥有400多种室内植物种质资源,总产值超1000万元。
观叶植物、食虫植物、盆栽鲜花……崇福农创园内,从高价稀有品种到平价常见植物一应俱全。“花卉园艺是园区的热门创业板块,这一行业附加值更高、利润可观,契合年轻人的创业需求。”相关负责人金晓毅介绍,绿植产业尚处于发展上升期。园区通过对接科研院所、支持电商孵化等多项措施,助力创客打造个性IP。
近年来,传统花卉大省广东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苏等纷纷布局绿植专业基地,海芋、蔓绿绒、锦化龟背竹等“网红”款种苗从依赖进口转向自主培育。以山东青州为例,当地花卉年产值超120亿元,一些热带绿植甚至会“反向销售”到东南亚等地。
钟爱绿植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专业,关注植物细分赛道、养护方法、品种故事。一批卖家开始经营自媒体账号、组建粉丝社群。
“90后”浙江青年创业者陈思冲曾是摄影师,因爱好而入行,如今是一名专注私域流量的鹿角蕨“买手”,不仅运营线上直播间,也搭建了线下基地。
“绿植能够带给人情绪价值,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。我们的客户群体年龄普遍在20岁至40岁之间,平时大家经常交流种植日常、分享‘养鹿’心得。”陈思冲说,前往世界各地帮客户“淘”到满意的植物,自己也很有成就感。
上述趋势背后是消费需求的变化。业内人士分析,花卉绿植行业从观赏经济向情绪调节品和空间美学元素延伸,一条集体验、服务、品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链逐渐形成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32048
- 2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26909
- 3上海满足民众多样化、多层次康复需求 建成逾90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25933
- 4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20465
- 5乡约福建:让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19748
- 6西藏版《特殊作业》:一部“绽放”在雪域高原的儿童剧17287
- 7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4523
- 8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3011
- 9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2074
- 10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12045






